二、从制度管理到供应链协同
企业运营已经从“孤军奋战”转为供应链管理“多方面合作”,ERP系统的结构资源优化配置精准定位从而曝露四大薄弱点:
1.无法满足客户至上的快速反应
传统式ERP系统核心内容是“内部结构高效率提升”,因为市场分歧已经从“能不能生产制造”转为“能不能精确满足用户动态性要求”。客户满意度泛娱乐化、人性化趋势明显,只靠内部结构计划体系难捕获终端设备起伏,可致生产制造和需求脱轨。而市场竞争模块已经从“公司”变成“供应链管理”,单企ERP系统再高效率,上中下游无法跟上则整体竞争力落伍。供应链协同根据连通“顾客-公司-经销商”数据通路完成全链路营销快速调整,如ZARA将回应周期时间压缩至2周,这也是单一ERP 系统无法实现的。
2.“内部结构降成本”室内空间触顶,配送成本占比高企
ERP系统可以通过规范程序减少内部结构成本费,但公司大部分成本费(库存量、货运物流、资产)分布于供应链上下游。老模式下“牛鞭效应”造成全链积压货(仓储成本占比超过20%-30%),跨机构信息的不对称还造成供货耽误、返修等间接成本。供应链协同根据信息共享完成协同备货、供应商管理库存,大幅度降低总体成本费。
3.风险管控限于内部结构,难抗外部冲击
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局势转变加重供应链中断风险性,而ERP系统只能管理方法内部风险。老模式下公司对二级供应商、物流链欠缺可视性,遇终断难以及时反映。供应链协同根据全链路营销数据可视化提早评估风险,还可以创建风险共担机制(如供应链企业开放数据助供应商融资),提高抗冲击能力。
4.封闭式方式无法融进“互连相互依存”的商业生态
数字技术让供应链协同从“理想化”变“实际”,市场竞争已经进入“绿色生态对生态”环节。传统式ERP系统的封闭型使之难融入生态圈,而云计算技术、API、物联网等技术摆脱协作堡垒,供应链协同成为其融进生态系统“门票”,根据数据开放与资源整合共享产生命运共同体。
5、速达软件ERP系统更新方位,供应链协同
当市场竞争从“公司个人高效率大比拼”升级成“供应链管理总体水平交锋”,ERP系统更新方位一定是供应链协同,这由经营环境转变确定。转型发展并不是否认ERP系统使用价值(其仍然是内控管理关键),而是把管理边界从“公司内部”拓展到“全供应链”,为应对“要求迅速、成本更高、风险更大、绿色生态更加复杂”的新领域。以往“把自己的事情加强”就可赢,如今“让整个链条都高效率”才可以活。
青岛速达天耀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专注提供ERP管理软件,进销存管理,财务管理,OA系统,CRM系统,MES系统,订货平台,云docker,智能AI管理软件等软件系统定制部署及服务。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不单单是一个软件、更是根据客户企业情况制定不同的企业管理流程,制定适合企业的信息化方案,助力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,提升效率,提升竞争力。如有需求,联系我们:18953277780/80912577。